概述#
近期,當局打擊醫療腐敗的行動引發了廣泛關注,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查處了一批涉及醫院領導、藥企老闆、醫療軟體開發者等人員的重大案件。
7 月 28 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召開動員會,部署紀檢監察機關配合開展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會議指出,要深入開展醫藥行業全領域、全鏈條、全覆蓋的系統治理。加大執紀執法力度,緊盯領導幹部和關鍵崗位人員,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集中力量查處一批醫藥領域腐敗案件,形成聲勢震懾。
在此之前,7 月下旬,國家衛健委會同教育部、公安部、審計署、國務院國資委、市場監管總局、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國家藥監局,聯合召開視頻會議,部署開展為期 1 年的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會議要求針對醫藥領域生產、供應、銷售、使用、報銷等重點環節和 "關鍵少數",堅持標本兼治、糾建並舉。
在持續高壓打擊態勢下,已經有一批醫院 "一把手" 和重點崗位人員陸續落馬。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全國已有至少 159 名醫院院長、書記被查。其中一些案件如下:
- 7 月底,抗蛇毒血清藥企賽倫生物董事長被留置並立案調查。
- 7 月初,醫療軟體開發企業衛寧健康董事長周偉因涉嫌行賄罪被立案調查及實施留置。
- 8 月 7 日,中央紀委曝光了普洱市人民醫院原院長楊文俊和原副院長楊文紅涉嫌受賄案。兩人与供應商稱兄道弟,即使院領導班子其他成員都明確反對,楊文俊仍執意購買了一台直線加速器,並從中收取了 1600 萬元的回扣。
- 8 月 9 日,河南省紀委監委通報了河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原黨委書記、院長王建軍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案。王建軍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在醫療器械採購、工程項目建設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並收受巨額財物。
這一系列措施表明,當局打擊醫療腐敗的力度強大,目的明確。然而,從馬克思主義的視角分析醫療腐敗問題的根本原因,可以發現幾個關鍵因素。
我們知道,醫療腐敗問題是資本主義制度的產物,它反映了製藥業、醫學專業和國家之間的利益衝突和矛盾,也反映了被壓迫階級的健康權益被剝奪和損害。要解決醫療腐敗問題,就必須對資本主義制度下的醫療產業進行根本性的改造,讓醫療服務真正成為人民群眾的福祉。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製藥行業是醫療領域中的問題重地。"資本主義生產模式並非以生產者和消費者的關係為核心,而是以資金所有者和直接生產者的互動為基礎。" 在這種環境下,製藥行業可能通過操控臨床試驗、誤導醫學知識、賄賂或影響醫生、研究人員和監管機構等手段,來推廣自己的產品並獲得高額利潤。這種行為嚴重侵犯了公民的生命權和財產權,同時也對社會公平正義構成了嚴重威脅。
其次,醫學專業在醫療腐敗中所承擔的責任。"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構成了一個特殊的社會階層,他們在經濟上依賴於資產階級,同時在政治和思想上受到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影響。" 這一領域的一些專業人士作為資產階級知識分子,自然在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影響下,通過與製藥行業和資產階級政府的合謀,獲取了權力、地位和收入。此外,作為衛生保健的主導者,醫學專業往往會排斥或壓制其他形式的醫療服務,並將自己的標準和價值觀強加給患者。這種行為使得醫學專業背離了人民的醫療需求,而成為了資本主義體系下剝削廣大勞動群眾的幫手。
再次,國家在醫療腐敗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國家通過調控和認可製藥業和醫學專業的活動,往往以政治利益或經濟利益為交換條件。國家執行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法律和政策,如知識產權、貿易協議和醫療保險計劃等,同時忽視或損害了廣大勞動人民的健康需求。這種偏向導致了醫療資源的不公平分配和社會階層的不平等。
最後,被壓迫階級是醫療腐敗的最大受害者。工人、農民等社會弱勢人群以及其他在資本主義體系中受到邊緣化或歧視的人,他們遭受著健康狀況惡化、無法獲得優質低價的醫療服務、接觸有害或無效藥物,以及被醫療系統剝削的困境。這些被壓迫階級的困境是資本主義制度下醫療腐敗問題的直接後果,他們成為了資本主義體系中利益追求的犧牲品。這正如恩格斯在《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中所記錄的那樣:工人階級缺乏獲得充足和負擔得起醫療保健的途徑,工人階級的健康問題並不是自然或不可避免的,而是資本主義體系造成的結果,這在富人和窮人之間創造了巨大的差距。
因此,從馬克思主義的視角來看,醫療腐敗問題是資本主義制度下製藥業、醫學專業和國家之間利益衝突和矛盾的表現,也是被壓迫階級的健康權益被剝奪和損害的表現。要解決醫療腐敗問題,就必須對資本主義制度下的醫療產業進行顛覆,讓醫療服務真正成為人民群眾的福祉。
作為資本主義現象的腐敗#
腐敗是資本主義社會中無法消除的一種惡性現象。它不是偶然發生的錯誤或偏差,而是資本主義制度本身所固有的一種表現。這是因為資本主義是建立在剝削和壓迫的基礎上的,它讓一小部分人掌握了生產和分配的資源,而大多數人只能靠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來謀生。這些掌握資源的人利用自己的經濟和政治優勢,從工人創造的價值中抽取利潤,以增加自己的財富和權力。這樣就造成了一個不平等、不公正、不和諧的社會,工人們被當作廉價的商品,他們的人性和潛能被犧牲在利潤的祭壇上。
腐敗是這些掌握資源的人為了維護和擴大自己對工人和社會的統治而採取的一種手段。通過腐敗,他們能夠干預和操縱那些本來應該制約和監督他們權力的法律、機構和政策,並將其變為自己服務的工具。腐敗還使他們能夠收買和影響其他社會力量,如政治家、官員、學者、媒體等,以阻止他們對自己利益的質疑或反抗。腐敗還是一種手段,將公眾的目光和精力從資本主義制度本身所存在的問題和危機中轉移開來,將其歸咎於個別人物或外部敵對勢力。如:土耳其的 “天然氣換黃金” 計劃,揭示了土耳其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及其家人的涉入,但他否認任何不當行為,並指責他們的政治對手和外部敵人陰謀策劃對他們的政變。這樣一來,資本主義制度就能夠逃避責任和改革,繼續維持其不合理和不可持續的運行。
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存在著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這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在資本主義社會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的矛盾尤為尖銳。資產階級控制生產資料,剝削無產階級的勞動。這種剝削往往通過各種方式實現,腐敗就是其中的一種手段。
階級鬥爭#
在官僚資本主義的環境中,大企業和政府之間的關係密切,形成了一種被稱為 "官僚資本主義" 的特殊形式。在這種環境下,資產階級不僅僅是通過行賄和賄賂相關的官員來獲取特權和資源,更是通過與政府進行密切合作,以獲取政策優惠,擴大自己的利益。這種行為不僅增強了他們的財富和影響力,而且也加劇了社會財富的不平等分配。這種不平等使得大部分社會資源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大多數無產階級人民的利益則被削弱,他們的生活質量和生存環境因此受到嚴重影響。
異化#
根據馬克思主義的異化理論,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勞動者創造的價值被資本家剝奪,導致勞動的本質發生了異化。這種異化不僅表現在勞動者失去了對自己勞動成果的控制權,也表現在他們無法決定自己的勞動過程和勞動條件。而腐敗進一步加劇了這種異化現象,因為它破壞了社會資源的公平分配,使得某些階級將公共資源私有化。這種公共資源的私有化實際上就是一種異化,它使勞動者無法公平享受社會資源的權利。馬克思主義指出,這種異化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造成的,因為資本主義追求的是利潤而不是滿足人民的需求。因此,要消除這種異化,就必須改變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實現生產資料的公有化和計劃經濟的運行。
商品化#
馬克思主義認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一切都被商品化了,包括權力。這種商品化的過程,使得權力不再是為了公共利益而服務,而是成為了某些人獲取私利的工具。腐敗就是這種商品化的一個重要表現,它通過將公共權力私有化、商品化,使得權力成為了少數人獲取利益的工具。這種現象反映了資本主義將一切置於交易關係之下的本質,也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一種重要矛盾和問題。馬克思主義認為,這種矛盾和問題是由於資本主義社會存在著兩個對立的階級 —— 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 而引起的。因此,要解決這種矛盾和問題,就必須消滅階級差別和階級鬥爭。
中國醫療保健的市場化和私有化#
根據馬克思的觀點,腐敗是階級鬥爭和資本主義體制內固有矛盾的表現。腐敗源於資本對勞動的剝削、工人對產品的異化以及社會關係的商品化。腐敗也是統治階級維持其霸權和合法性、壓制被壓迫階級抗議和要求的手段 ¹。
在中國,自上世紀 70 年代末以來,醫療保健行業經歷了市場化和私有化的過程,作為更廣泛的經濟改革和開放政策的一部分。曾經為人民提供普遍免費醫療服務的公共衛生系統逐漸被依賴市場機制和私營提供者的按服務收費制度所取代。政府減少了對醫療行業的投資和監管,同時鼓勵競爭、追求利潤和商業化 ²³。
這種轉變為醫療行業的腐敗創造了肥沃的土壤,對大多數人口的醫療質量、可及性和價格產生了負面影響。中國醫療行業腐敗的主要形式和影響包括:
-
賄賂:賄賂是在採購醫療設備、藥品和耗材以及轉診和治療患者方面普遍存在的行為。醫療產品供應商通常向醫院管理者、醫生或採購官員提供回扣或佣金,以換取合同或處方。患者也必須向醫生或護士行賄或送紅包,以獲得更好或更快的服務,甚至獲得基本服務。賄賂增加了醫療產品和服務的成本,降低了質量,破壞了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和誠信。
-
非正式支付:非正式支付是醫療行業中另一種常見的腐敗形式,指的是患者向醫療提供者支付的非官方要求或監管的費用。非正式支付可以是自願的或被迫的,可以出於各種原因,如感激、信任、保險空白或質量保證。非正式支付通常被隱藏或偽裝成禮物、捐款、小費或額外服務的費用。非正式支付增加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和不確定性,同時在醫療資源的配置和利用中產生不平等和低效。
-
曠工:曠工是一種醫務人員未經授權或理由缺席工作的腐敗行為。曠工可能由低工資、惡劣的工作條件、缺乏動力或從事其他收入活動等多種因素引起。曠工降低了醫療服務的可用性和質量,同時影響醫務人員的生產力和績效。
-
醫鬧:醫鬧是一種暴力或恐嚇行為,患者或其親屬雇傭幫派或暴徒擾亂醫院運營或襲擊醫務人員,以勒索錢財或為所謂的醫療事故或疏忽行為報復。醫鬧往往由對醫療結果的不滿、費用或賠償的爭議,或缺乏有效的糾紛解決機制引發。醫鬧對醫務人員和機構的安全和聲譽構成嚴重威脅,破壞了醫患之間的信任和溝通。
根據來自各種來源的一些數據和統計數據,中國醫療行業的腐敗已經達到令人擔憂的程度,並對人口的健康結果和福祉產生了不利影響。例如:
-
根據 100Reporters 的一份報告,代表西門子、GE 和飛利浦等主要西方公司的中國轉售商經常向醫院提交協調一致的高價投標,用於關鍵醫療設備如 MRI 和 CT 掃描儀。高價並沒有為跨國公司帶來超額利潤,相反,它們似乎是個複雜系統的一部分,通過第三方轉售商來掩蓋對腐敗醫院官員的賄賂。報告發現,在中國的一家醫院,一台西門子 CT 掃描儀的售價為 324 萬美元,而市場價格為 195 萬美元;一台 GE MRI 掃描儀在一家醫院售價為 510 萬美元,而另一家醫院只支付了一半的金額購買了相同的設備。
-
根據透明國際的一項調查,中國在 2020 年的感知腐敗水平排名全球 180 個國家中的第 80 位,得分為 42(其中 0 表示高度腐敗,100 表示非常乾淨)。調查還發現,中國有 18%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在過去一年中支付了賄賂或送禮以獲取公共服務,如醫療保健;28%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支付了賄賂或送禮給醫生、護士或其他醫務工作者;35% 的受訪者表示醫療行業的大多數或全部人員都是腐敗的。
-
根據王等人的研究,2013 年至 2015 年期間,廣東省共發生了 5614 起與醫療糾紛有關的調解記錄。其中,1995 起(41%)通過調解達成協議解決,1030 起通過和解關閉,559 起通過轉訴法院關閉,1017 起在調解後撤回。有 505 起醫鬧案件在調解員的幫助下得到解決。研究發現,在現有機制下,調解解決了約 90% 的醫療糾紛,但需要更多警察支持來應對醫鬧。調解的平均賠償額為 60,200 元,調解的平均時長為 87 天。
-
衛生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例。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21 年,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 35128 元,而人均衛生支出為 2416 元。這意味著衛生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 6.9%,高於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 “5%”。其中,個人負擔占衛生支出的 28.7%,而政府補助占 17.9%,社會保障占 53.4%。這說明中國居民在醫療方面仍然承擔著較高的負擔,而政府在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方面仍然不足。
政府反腐敗運動的局限性和缺陷#
按照馬克思的理論,腐敗是資本主義社會內在矛盾和剝削的產物。在這個體系下,會催生一批服務於資產階級利益的官僚和官員,同時對無產階級造成壓迫。腐敗並非簡單的道德問題,而是資本主義社會結構性的问题,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推翻資本主義體制,建立以生產資料公有制和民主控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社會。
以中國為例,腐敗現象在醫療行業中普遍存在。腐敗主要表現為賄賂、非正式支付、擅自缺勤及醫鬧等形式。這些腐敗行為導致醫療產品和服務的成本上升,質量降低,同時也加重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和不確定性。
中國政府的反腐敗行動被一些人認為是表面和無效的。這是因為這項行動並未觸及腐敗的根源,只是對某些可能是政治對手或替罪羊的個人進行打擊。此外,這項行動並未挑戰中共和國有企業在經濟中的主導地位,也未給予工人和大眾參與決策和監督的權利。這項行動還帶有選擇性和武斷性,取決於習近平的個人意願和權力集中,消除了黨內和國家內的制衡。
有一些事實和報告支持這種對反腐敗行動的馬克思主義批評。例如,有研究發現,這項行動對於減少腐敗或提高企業績效沒有顯著影響,反而增加了政治不確定性,降低了投資效率。另一份報告指出,這項行動在官員之間造成了恐懼和不信任的氛圍,導致官員迴避風險,創新減少,從而阻礙了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此外,透明國際的一項調查將中國在感知腐敗方面排名第 80 位,顯示儘管有這項行動,腐敗在中國仍然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因此,基於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實證證據,我們可以認為中國政府的反腐敗行動是一種表面和無效的措施,未能解決中國腐敗的根本原因和後果。要解決腐敗問題,我們需要深入思考資本主義體制下的結構性問題,並尋求建立一個基於公有制和民主控制的社會主義社會的途徑。這也是列寧主義的主張,他強調無產階級專政下的民主,認為只有工人和大眾真正掌握了權力,才能真正消除腐敗。
總結#
本文從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視角分析了醫療腐敗的根源,認為它是資本主義制度所固有的產物。馬克思主義認為,腐敗是資產階級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而採取的手段,是資本主義社會內在矛盾和階級鬥爭的表現。
在當代中國,醫療保健行業的市場化改革為腐敗的肆虐提供了土壤。各種腐敗行為嚴重損害了勞動人民的健康權益,增加了患者的經濟負擔。政府採取的反腐行動治標不治本,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因此,我們需要認識到,要從根本上消除醫療腐敗,必須進行社會經濟體制的徹底改變。只有建立一個以公有制為基礎、工人階級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醫療保健才能真正成為人民的福祉,而不是資本追逐利潤的工具。我們需要不斷推進這一歷史進程,爭取每個人的健康權利。